别误解孩子!你了解Ta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吗?
孩子生下来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孩子的眼光是纯真的,视角是独特的,孩子的行为发育有其特点和规律且多样化。对孩子的行为问题,我们家长要知他懂他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养育他。
那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孩子的心理行为及能力的发展规律,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行为。
我们知道,出生后前3年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,随着大脑的不断发育,心理行为也在不断发育成熟,表现在运动、语言的发展,感知觉和认知的发展,情绪、个性、和社会性发展。如果缺乏对孩子心理发育的初步了解,家长会错误解读孩子的行为,把正常的认为不正常,把不正常的认为正常。
举例
一位家长由于2岁半的孩子学点数的问题到处询问。因为在孩子面前摆了4个苹果问孩子几个?孩子在父母面前1-2-3-4地数数,但是问几个,不能回答出来或答错。家长于是怀疑孩子有智力问题。
其实这是孩子还没有从具体形象发展到抽象概括能力的表现,在这个年龄段是正常的。
此次内容,我们主要来探讨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。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孩子长大成人前大致根据年龄分为五个阶段:0-1.5岁、1.5-3岁、3-6岁、6-12岁、12-18岁。当然年龄并不是非常准确的划分依据,只是大致的划分标准。
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第一个阶段。简单来讲,也就是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。
那0-1.5岁安全感怎么建立呢?有几个要点:
1、陪伴
在0-1.5岁这个阶段,爸爸妈妈尽量先放下工作,多陪伴和照顾孩子。
2、情绪稳定
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时候情绪状态一定要稳定,尽量保持开心的情绪状态,哪怕有什么不开心,都一定要注意不能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了,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、打架。
3、多接触
多对孩子进行温柔的触碰、抚摸、拥抱、亲吻等动作,这些亲昵的动作都是这个阶段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方式。
自主与害羞(或怀疑)的冲突阶段。
这个阶段孩子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自我意识开始迅速发展,1.5-3岁,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最迅速的阶段,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明确自己和世界是分离的,自己和其他人也是分离的,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所以孩子会产生探索的需求。
这个阶段培养的重点是:
1、不过度压抑,也不过度放任
关于度的原则在于:影响和代价不大的事情则尊重孩子,影响和代价较大的事情则坚持自己。比如孩子要玩什么玩具,让他自己决定,孩子要咬玩具,我们可以帮他擦干净,让他咬。但孩子要玩刀,就坚决收起来。
2、适度放手,保持关注
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不满足于一直依偎在父母身边,孩子会四处探索,这里看一看,那里摸一摸,而探索的过程中,孩子内心又是渴望父母保护的。
所以孩子爬出去探索的时候,遇到一些响动,或是感到兴奋,有可能就会回到父母身边寻求保护,在这个反复的过程中逐渐确立自己、世界、父母三者的关系。所以最佳的状态是,一方面适度放手,允许孩子在生命安全的前提下,大胆地探索,另一方面也需要保持关注,以便于在孩子需要时我们能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。
3、培养基本技能
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正在迅速发展,不可避免会出现孩子和父母的界限越来越明确,孩子需要独自面对很多问题。而这个阶段中孩子是非常需要一些生活中常见且必要的基本技能的,不然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会遭遇许多超出他们承受能力的情况。来源:网易健康
- “三人常来串,家败人丁散”,三种人上门拜访,不是好兆头
- 读菜根谭---诚心和气 胜于观心
- 杨绛的智慧: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绽放的女性力量
- 名胜古迹有哪些 中国名胜古迹有哪些
- 钟南山提醒:别为节约吃剩饭剩菜,关乎健康
- 农村俗语“臭鱼烂虾,送命冤家”长寿秘诀全在这
- 海林市便民服务指南:搬家、保洁、维修一键直达!
- 66个生活小妙招,个个超实用!
- 好文共赏,喜欢转发!! 善良 丰富 高贵
- 生命健康的三个标准
- 黑龙江专属日历 将 陪你走过2025的每一个日夜!喜欢就收藏!
-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
- 10个幽默的小故事,仔细看完,或许能改变你的一生!
- 让历史告诉未来!日伪时期牡丹江市中小学校的旧址
- 黑龙江省海林市发现我国境内首个山脊陨石坑
- 经常疲倦还感冒不断?身体出现这5个迹象说明免疫力不足
- 美国最新版《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》透露出哪些信息?
- 雪乡游记:童话世界里的冰封奇遇
- 海林:传唱经典 传承精神 送别童祥苓先生
- 去雪乡旅游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?